对虾感染灭绝,人体感染死亡,副溶血弧菌为什么这么猛?
1
副溶血弧菌(Vibrio parahaemolyticus, VP)是一种世界范围的海洋细菌,被认为是引发对虾急性肝胰腺坏死病(AHPND )的病原之一。也是引起食物中毒的重要病原菌之一,尤其盛行于夏秋季节的沿海地区。
人类感染后,容易引起腹泻、恶心、呕吐、发热等症状,严重时还会引发败血症甚至死亡。
· 图一 副溶血弧菌 ·
2
随着广谱抗菌药物的大量使用,多重耐药的副溶血弧菌的检出率越来越高,其耐药性的产生与生物被膜形成密切相关。
细菌生物被膜是指细菌粘附于接触表面,分泌多糖基质、纤维蛋白、脂质蛋白等,将其自身包绕其中而形成的大量细菌聚集膜样物。
细菌生物被膜是细菌为适应自然环境有利于生存的一种生命现象。
自然环境中,超过 99.9%的细菌以生物被膜的形式存在,且 65%的人类细菌性感染都与生物被膜的形成有关。
3
1. 鞭毛在生物被膜形成中的作用
在细菌初始定植期,鞭毛介导的运动能够增加细菌接触表面的可能性,启动细菌的黏附和聚集,进而促进生物被膜的形成;
2. 菌毛在生物被膜形成中的作用
菌毛作为一种黏附结构,帮助细菌黏附于宿主细胞的受体上,对宿主构成足够的侵袭力,有利于生物被膜的形成。
3. 多糖在生物被膜形成中的作用
4. 基质蛋白在生物被膜形成中的作用
环二鸟苷酸(c-di-GMP)是菌体黏附、生物被膜基质产生以及菌体在“浮游态”和“生物被膜态”之间相互转化的核心调控因子, 其代谢受到含有 GGDEF 和EAL 结构域蛋白的调节。
S 信号(S signal)是一种自诱导因子信号分子;
S 信号与周质依赖蛋白 ScrB结合,使 ScrC 酶的 EAL 结构域表现出 PDEs 的活性,将 c-di-GMP 的降解,同时激活鞭毛基因 laf 并抑制多糖基因 cps 的表达;
当 S 信号处于低浓度时, ScrC 酶的 GGDEF结构域表现出 DGCs 的活性,促进 c-di-GMP 合成。
注:绿色箭头表示促进作用,而红色箭头表示抑制作用。当S信号浓度较低时,ScrC蛋白酶促进c-di-GMP的合成,反之则抑制c-di-GMP的合成。
近年来, 副溶血弧菌病作为对虾养殖中危害较为严重的疾病, 不仅造成水产养殖量的减产,同时也对人类健康造成很大威胁。
我们在加强防控的同时,也应加深对于弧菌的认识,了解弧菌的致病机制,才能做到有效防治。
[1] 中国明对虾急性肝胰腺坏死病 ( AHPND) 和池塘水体中弧菌的检测分析. [2] 副溶血性弧菌生物被膜形成及其调控机制研究进展.
同类文章排行
- 对虾感染灭绝,人体感染死亡,副溶血弧菌为什么这么猛?
- 只剩两个月,最严“禁抗令”生效,饲料行业何去何从?
- 黄腐酸,中国农业的必需品
- 为什们微生物肥料使用没有效果?
- 为土壤保护之崛起的菌肥
- 展望微生物肥料产业化
- 想要作物高产?心里没点逼数!土壤微生物告诉您答案
- 作物怎样种,美国土壤生态学家告诉你
- 污泥如何发酵制作有机肥的技术指导与方法
- 有机肥堆肥发酵技术